首页
本站前言
满族源流
满族医药
燕山本草
医药春秋
养生保健
本草园
博物馆
联系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燕山本草

“燕山八味”之都山人参

2013-11-22 20:41:45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23704次 评论:0条

“燕山八味”之都山人参

 都山人参,即河北青龙都山产的人参,体形优美,疗效又好,早在清代后期,就以都参的名号声名远扬。那时的医家都知道,在广大冀东辽西地区,都参可是头牌灵药,是不可多得的名贵药材。

 

  都参是什麽时候被发现的现如今已无从考证,但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都参就已平步青云,成为当地政府献给朝廷的贡品了。《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营州柳城郡,上都督府(治所柳城,今辽宁朝阳)…土贡:人参、麝香、豹尾、皮骨出”;“平州北平郡(初治临渝,武德元年徙治卢龙)…土贡:熊鞟,蔓荆实,人参”。两州的贡品单上都有人参,但无论营州还是平洲,要取得优质的人参贡品,都只能是在青龙的都山。这是因为唐时的营州平洲,都归河北道管辖,青龙县境属营州,但又与平洲山水相连。查一下中国野生人参的分布图就可知道,当时,这一广大地区内只有都山生长有野生人参。另外还有地方的史志文献证明,乾隆三十九年编修的《永平府志》中说:“平洲土贡人参,今迁安口外有之”。迁安口外,正是青龙的都山所在。因此说:“平洲所贡人参”即都参无疑矣。不过,在唐代,都参初出茅庐,还不被大多数医家所认可,那时中原地区一致推崇的是山西上党人参,“按古本草云:参须上党者佳”。

  都参成名是在清代,最迟不晚于光绪五年,光绪五年编修的《永平府志》记载:“都参为都山所产,医家与党参并用。”可见到了光绪年间,都参已名声大噪,临床上已与上党参并驾齐驱了。
   然而,事情都有两面性,都参成名后,引得采参者纷至沓来,老先生们听
更老的先生们说,当年的情景叫人十分心痛,采参者滥采滥挖,肩扛驴驮,不出几年都山山脉的山参资源几乎被破坏殆尽。
 

  幸得都山在,不怕没药采。都山的水土气候条件,极适宜优质山参的生长,这些年又有采参者发现都山上生长野山参。也有人尝试,在都山地区搞人参栽培。
 

  在《神农本草经》中,人参被列为上品,“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有“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之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人参更是大加赞赏,认为“能治男女一切虚证”。
  据现代药理学研究:人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人参皂甙,人参多糖,各种氨基酸、肽类,葡萄糖,果糖,维生素A、B,铜铁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中枢神经系统,人参有调节
平衡作用,对人的学习记忆有助益;能消除疲劳,焕发活力,增强机体适应性;对心血管系统有强心和抗缺氧作用;对血液系统有保护和刺激造血功能作用;对糖、脂肪、蛋白质代谢有调节作用,同时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和抗肿瘤作用。临床上常用于神经衰弱、休克、冠心病、贫血、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治疗。并作为强身保健、益寿养生的上选佳品。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关闭】【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蜂蜜
下一篇:谢云章治验(二)

图片资讯

满乡灵药——青

有关维生素D记

燕山八味—书法

燕山八味——书

书法名家郭玉来

书法名家郭玉来

“满乡灵药,燕

“燕山八味”书

“满乡生灵药,

伟大领袖毛主席

满族萨满医术调查

草药医术

致敬伟大领袖毛

白术

青龙河山——青

青龙河山——青

精彩文章

热点推荐

Copyright@http://manchumedic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3017205号-1
Powered by qibosoft V7.0 Code © 2013-2030 满族医药文化工作站 秦皇岛燕山满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幻城(QQ:29053252)、大名(QQ:52426474)推荐使用IE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