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皮与阿司匹林
水杨酸是柳树皮中的活跃成分,从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artes)时代就一直是民间用作去痛退烧药物。到19世纪水杨酸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热、痛风和关节炎。但是水杨酸很苦,对胃有很强的刺激作用。1859年德国化学家赫尔曼.科尔贝(HermanKolbe)查明水杨酸的化学结构,1874年德累斯顿附近的海顿公司开始生产销售水杨酸合成剂。
![]()
霍夫曼的父亲服用水杨酸治疗关节炎,但是抱怨该药的副作用。于是霍夫曼决定在拜耳的实验室里对水杨酸进行乙酰化以减轻其副作用。1879年合成的结果便产生了化学性纯而又稳定的乙酰水杨酸,也就是人们熟悉的阿司匹林。实验室的负责人亨利希.德莱塞(HeinrichDreser)对新合成药物进行了毒性试验,然后又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临床试验证明新药物阿司匹林具有止痛消炎和退烧的特性。拜耳公司开始开发阿司匹林的药用价值,并在美国获得专利,被允许从1900年到1917年独家生产药物。
今天,阿司匹林仍然是重要的药物。它不仅是最早的非甾体类抗炎药,而且还被用于稀释血液以防止心脏病和中风。但是该药对胃有刺激作用,所以近几年根据阿司匹林药用原理生产出更多的特定药物。一些研究还表明,阿司匹林和其它非甾体抗炎药也许能通过其消炎作用治疗精神错乱和癌症。
本文摘自[英]苏珊.阿尔德里奇著《话说医学》现标题为编者后加
|
图片资讯
精彩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