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站前言
满族源流
满族医药
燕山本草
医药春秋
养生保健
本草园
博物馆
联系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燕山本草

谢云章治验(一)

2013-09-26 10:31:28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4937次 评论:0条

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治疗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概括于祖国医学的“黄疸”、“饮食劳倦”、“肝经”、“脾经”的范畴中。由于本病的症型繁多,故无特定的治疗方药,必须审其病机明辨证型,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根据本人体会,现将肝炎按中医的“证”分型、分述如下:
    一、黄疸型肝炎
    (一)黄疸前期
    本期临床表现复杂,起病有缓有急,可归纳为如下几个“证”。
    1、肝胃不合证(消化不良型)
    主证:食欲不振,恶心,嗳气,腹胀、上腹不适、乏力懒言,消化不良,舌苔薄黄微腻、脉弦。
    治则:舒肝和胃,清泄肝火
    方药:柴胡三钱   白芍四钱  枳壳三钱  甘草四钱 川芎三钱 香附三钱  黄连三钱  板兰根四钱   吴萸三钱   青皮二钱    水煎服
    2、外感挟湿证(流感型)
    主证:微恶寒,身热,声音重浊,头痛如裹,身重乏力,微咳,痰多清稀,恶心不欲食,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缓。
    治则:疏风化湿,宣肺化浊
    方药:火香三钱   羌活三钱   紫苏四钱  宣草四钱  陈皮三钱  焦术四钱 白芷三钱  香附三钱    葛根四钱    贯仲三钱   白扁豆八钱    水煎服
    3、湿困清阳证(隐匿型)
    主证: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则周身无力,困倦懒言,食欲减退,尿少而黄,舌苔多白滑,脉缓。
    治则:益气升阳,扶脾燥湿
    方药:生芪八钱 生苍术八钱  升麻四钱  陈皮四钱  薏米六钱  菖蒲四钱  厚朴三钱  炒麦芽两   水煎服
    4、肝胆寒热交错证(胆道疾患型)
    主证:恶寒战栗,高热,上腹部剧痛,口渴喜热饮,白细胞增多,舌边尖红,苔白,脉浮数。
    治则:疏肝暖胃,清热解毒
    方药:柴胡三钱  枳壳三钱  甘松四钱  佛手四钱  香椽四钱 川栋子四钱  金钱草四钱 板兰根五钱  鸭跖草八钱  黄芩二钱  郁金五钱  木通二钱   水煎服
    (二)黄疸期(黄疸证)
    1、急黄(暴发型肝炎)
    ①急黄热毒证
    主证:起病急骤,黄疸日深,高热,烦渴,神昏谵语,狂躁不宁,吐血,衄血便血,舌质红绛,苔黄燥厚,脉洪数。
    治则:清营凉血,解毒开窍
    方药:犀角粉二钱  粉丹皮三钱  细生地四钱  生山枝三钱  黑玄参三钱  大青叶三钱 石菖蒲五钱   广郁金五钱  三七粉一钱(冲服) 赤芍药五钱  淡竹叶三钱   莲子心五钱   元明粉三钱(冲服)     水煎服,牛黄安宫丸或局方至宝丹一丸随药冲服。
    ②急黄水泛证
    主证:黄疸日深,色稍晦暗,周身浮肿,腹胀,腹水,昏睡无尿,齿衄或鼻衄,甚则针孔渗血,舌苔灰黑,脉沉细弱。此证比前证稍缓或前证经治疗后。
    治则:益火消阴,摄血利尿
    方药:附子三钱  肉桂二钱  玄参五钱  猪苓四钱  茯苓四钱  阿胶五钱 半边莲两钱 梓实四钱   椒目四钱  天竺黄五钱   竹叶一钱     水煎服
    2、久黄(胆小管型肝炎)
    主证:目黄,身色如金,食欲不佳胁痛,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小便少黄,舌苔腻,脉沉滑。少数肝炎患者,黄疸长期持续不退,显示凡登白直接反映阳性,尿胆元阴性,胆固醇增高而肝功能无明显损害,临床表现为肝炎症状者;中医认为是湿热熏蒸而疸的久黄证。
    治则:开郁解毒,利胆退黄
    方药:大金钱草五钱  茵陈四钱   海金砂五钱   琥珀三钱  枳壳四钱  木香三钱  郁金四钱   三棱四钱  板兰根四钱  马齿苋两  元明粉三钱(冲服)  水煎服
    3、黄疸型肝炎的黄疸期可分如下二证:
    ①肝胆湿热证(阳黄)
    主证:目身皆黄,身热,口渴而不欲饮,恶心呕吐,腹胀纳呆,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而厚,脉弦滑。
    治则:清热利湿
    方药:败酱草四钱  茵陈八钱  山枝子三钱  黄柏四钱  猪苓三钱 茯苓三钱 白术三钱  陈皮四钱 泽泻三钱   大黄二钱(另包后下)木通二钱    水煎服
    ②肝胆寒湿证(阴黄)
    主证:目身皆黄,但色晦暗,畏寒肢冷,腹胀身重,乏力懒言,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腻,脉沉迟。
    治则:温化寒湿
    方药:茵陈八钱  公丁香三钱  附子二钱  干姜三钱  苍术五钱  川栋子四钱  扁豆两  冬葵子四钱 甘草三钱   水煎服
    黄疸型肝炎的恢复期一般是对症治疗,应多用化瘀,消导药物。
    二、无黄疸型肝炎
    本型症状与黄疸型者极为类似,但病势较缓和;疾病初起多见于隐匿型和消化不良型。流感型则较少见。有少数病员挟杂着:失眠、多梦、记忆减退的神经症状。分为如下四证:
    (一)肝郁气滞证
    主证:头痛目眩,两胁痛满,腹胀喛气,纳呆厌油腻、舌稍红,苔微厚,脉沉弦。
    治则: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三钱  郁金三钱  板兰根四钱  枳壳三钱  香附三钱  川栋子三钱 青皮三钱  陈皮四钱  白芍四钱  当归四钱 白术三钱  丹参六钱    水煎服
    (二)脾虚湿困证
    主证:困倦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口淡,腹胀闷,肠鸣,浮肿,尿少,大便频而溏薄,舌质淡胖,苔薄腻,脉沉细。
    治则:健脾燥湿,芳香化浊
    方药:佩兰五钱  藿香四钱   腹皮三钱  猪苓三钱  苍术八钱  败酱草四钱  沉香三钱  三棱三钱  文术三钱 厚朴四钱  枳壳三钱  扁豆两    水煎服
    (三)气滞血瘀证
    主证:面色晦暗,肝脾肿大,胁肋刺痛,脘腹胀满,急燥易怒,舌绛或有瘀斑,脉弦涩。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当归四钱  赤芍三钱   桃仁四钱  丹参四钱  山甲三钱   元胡四钱  三棱三钱  文术三钱   丹皮三钱  甘松四钱  川栋子四钱  木香二钱    水煎服
   (四)肝肾阴虚证
    主证:乏力少食,食后胀满,两胁胀痛,头眩耳鸣,眉棱骨痛,失眠多梦,目中干涩或夜盲,腰酸腿软,舌质淡嫩少苔,脉弦细数。
    治则:滋补肝肾
    方药:首乌五钱  夜交藤四钱   旱莲草四钱  女真子四钱 川栋子三钱  枸杞子四钱  麦冬四钱   巴戟三钱  沙参四钱  地骨皮三钱  山甲三钱  别甲六钱  莲子心二钱  合欢花四钱   水煎服
    三、迁延型肝
   
肝炎未能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急性肝炎患者转为迁延型肝炎。临床常表现为肝区痛、腹胀、食欲减退、肝脏肿大、压痛、脾轻度肿大等症状。如休息,营养不好,劳累而症状加剧,肝功能出现轻度改变,但经适当治疗后又复好转的病情波动者,多属于中医如下两证:
    (一)肝气犯脾证:
    主证:胁痛腹胀,消化不良,肠鸣腹泻或吞酸泛恶,乏力易怒,舌苔薄白,脉弦。
    治则:调和肝脾,理气化瘀
    方药:焦术四钱   炒白芍四钱  防风三钱   陈皮四钱  沉香三钱 红叩四钱  炒蒲黄三钱  灵脂三钱  厚朴三钱     炒麦芽两   水煎服
    (二)脾胃不合证
    主证:面色苍白,神疲少气,胃脘胀满,胁肋隐痛,喛气呃逆,完谷不化,舌苔薄白,脉沉细。
    治则:健脾和胃
    方药:党参五钱  焦术四钱  茯苓三钱  甘草三钱  砂仁四钱  陈皮三钱 白叩四钱 桃仁四钱 丹参六钱  半夏四钱  神曲四钱    水煎服
    四、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多由暴发型肝炎或急性肝炎休息、治疗不当、饮酒、不适宜饮食和损害肝脏药物以及合并其它疾病而来。临床一般可分为以下两证:
    (一)气虚血瘀证(慢性非活动性肝炎)
    主证:体弱,肝脏肿大,无压痛,食后腹胀,小便黄,舌紫暗或色淡,脉涩。此型患者多病程较长,活动或轻微劳作后,症状并不恶化,无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损害。
    治则:益气化瘀
    方药:党参五钱 焦术四钱  冬虫草三钱   当归四钱 茯苓三钱  山药四钱  肉桂二钱  山甲三钱 夏枯草五钱  桃仁四钱  苏木四钱  生蒲黄四钱    水煎服
    (二)血瘀阻络证(慢性活动性肝炎)
    主证:肝脏肿大,中等硬度,压痛明显,浮肿,腹胀,饮食无味,消瘦乏力,腹泻,头晕,失眠,多梦,舌尖红苔白厚腻,脉细涩。此型患者活动或轻微劳作后,症状显著恶化,转氨酶升高,肝功能损害。尤其有白、球蛋白比例的改变。
    治则:滋补肝肾,活血通络
    方药:何首乌四钱  夜交藤四钱  黄精三钱  旱莲草四钱  冬葵子三钱   梓实四钱  女真子三钱 枸杞子四钱  片姜黄三钱 三棱三钱  文术三钱  鳖甲五钱  山甲三钱  桃仁四钱  香附三钱  焦术三钱    甘草二钱   水煎服
    五、肝炎后综合征   
    所谓肝炎后综合征,多方资料记载,是指急性肝炎后,黄疸消除,肝脏回缩至正常大小,质亦柔软,肝功能恢复至常;但患者仍有食欲不振,乏力,失眠,肝区不适或劳累后痛有加剧等。这些症状的发生,学者们认为系胃肠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也有人指出与肝脏被膜炎症,粘连以及门脉四周有细胞浸润长久持续存在有关。故在临床辩证中,必须慎重,以免将迁延性肝炎误认为是肝炎后综合征。此证在中药治疗时,应多用芳香止痛,芳香醒脾,健脾消导药物,结合临床辩证处理。
    尚有少见型肝炎,如风湿型、败血症型、疟疾型等,因无临床体验故不赘述。

注:此文发表于《河北新医药》一九七八年第五期上。


    作者简介:谢云章,男,副主任中医师。1939年10月15日出生于承德县六沟。1960年从承德医专毕业后被分配到青龙从事中医临床至今已五十余年。善治各种疑难杂症,尤其是肝、胆疾病。今将其五十余年治疗相关疾病的临床经验收录于此,供大家借鉴。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关闭】【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青龙主要地产药材名录
下一篇:都岭葛根

图片资讯

满乡灵药——青

有关维生素D记

燕山八味—书法

燕山八味——书

书法名家郭玉来

书法名家郭玉来

“满乡灵药,燕

“燕山八味”书

“满乡生灵药,

伟大领袖毛主席

满族萨满医术调查

草药医术

致敬伟大领袖毛

白术

青龙河山——青

青龙河山——青

精彩文章

热点推荐

Copyright@http://manchumedic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3017205号-1
Powered by qibosoft V7.0 Code © 2013-2030 满族医药文化工作站 秦皇岛燕山满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幻城(QQ:29053252)、大名(QQ:52426474)推荐使用IE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