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与清帝国
在世界民族医药的历史上,没有哪味药材像东北人参那样影响巨大。它——是“神草”,是“地精”,是“满药之王”。
“满药之王”——东北人参生长在东北的大山里,生长在白山黑水间,那是中国满族的世居地。很早以前,满族的先民就发现了人参。有文字记载,渤海国时期,渤海人就把东北人参作为珍贵的礼物,进贡给大唐朝廷。大唐朝廷十分高兴,给予渤海人丰厚的回赠。大金国时期,由于金元四大家对人参的推崇和应用,东北人参受到更多注意。
明末清初,东北人参正式登上中国医药舞台的中心,同时也成为了女真人手中的宝贝。建州女真领袖努尔哈赤带领手下团队,对东北人参进行垄断经营,为建州女真赚取巨额财富。台湾学者蒋竹山博士考证发现,“通过人参贸易及其巨额收益,以使女真人取得极为重要的地位。”努尔哈赤是搞东北人参贸易的第一任CEO.用拉铁摩尔的话说,努尔哈赤地处“汉边”,显然,他了解东北的人参资源,也了解内地的医药市场。为了边贸生意,他走遍了东北的山山水水,也见过北京的紫禁城。这开阔了他的眼界,增长了他的见识,锻炼了他的团队,奠定了他的雄心。明朝末年,大明江山风雨飘摇,他知道机会来了。
美国汉学家魏斐德发现:“17世纪初,有数百名外族工匠在努尔哈赤的都城赫图阿拉制造弓箭,铁器和盔甲。…所用资金,可能是用毛皮、宝石、人参等从中原和朝鲜换来的。汉族包衣在人参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指出:1620年左右,女真人的人参贸易收入已相当可观,这使得女真人拥有充足的白银可供其开疆拓土。
接下来的大事变众所周知: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清朝入关,顺治皇帝在北京城坐了天下。大清国国祚268年,更成就了一百年以上的盛世。
这就是一味名药的故事。
诚然,中国人参的文明史相当久远,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一名人衔,一名鬼盖,味甘,微寒,无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生山谷。”
宋代以前,人参以山西上党的声誉最好,“古本草云,参须上党者佳。”到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今所用皆辽参”.明代博物学家谢肇淛在《五杂爼》中说“人参出辽东上党最佳,头面手足皆俱。清河次之,高丽新罗又次之。”
这个排名把东北人参排在首位,排在上党人参之前。一些文化人便附会传奇,说东北乃清帝国“龙兴之地”,因“王气所钟”,这里的人参注定品质最佳。品质最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那里的人参体型优美,四肢俱全,五官兼备,因为“人参如人形者神”。这可不得了,人们还记得《西游记》中的故事,说人参果,乃开天辟地之灵根,酷似婴孩,“闻一闻活360岁,吃一个活四万七千年。”这都与中国象形用药的传统思想相合。但《西游记》是小说家言。
据现代药理学分析,人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人参皂苷、人参多糖、各种氨基酸、肽类、葡萄糖、果糖、维生素A、B、铜铁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中枢神经系统,人参有调节平衡作用;对人的学习记忆有助益;能消除疲劳,焕发活力,增强机体适应性;对心血管系统,有强心和抗缺氧作用;对血液系统有保护和刺激造血功能作用;对糖、脂肪、蛋白质代谢有调节作用;同时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和抗肿瘤作用。临床上常用于神经衰弱、休克、冠心病、贫血、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治疗。并作为强身保健、益寿养生的上选佳品。
东北人参如此功效非凡,又为清帝国立下开国功勋,清帝国一直对它关爱有加。清朝入关后,朝廷下令绝不允许对东北人参乱采乱挖,初期制定了八旗采参制,乾隆朝又设立了官参局,对东北人参实行专买专卖。真是万千宠爱在一身。
也难怪,一味药材,成就了一个帝国的诞生,这在世界医药史上绝无仅有。东北人参的意义早已超出医药本身,引起一些学者的高度兴趣。
“东北有三宝,人参鹿茸灵芝草。”“人参是咱满药王,补气生津力最强”。在萨满传唱的满药歌诀声中,台湾学者蒋竹山翻阅着东北人参的史料,进行着专业的学术考证,思考着东北人参与大清的因缘际遇,灵光一闪,挥笔写下他的研究题目:人参帝国。
|
图片资讯
精彩文章
热点推荐